皮皮文集
成长的路
“30后”青年学者领衔新技术发展论坛
吴楚扶耒专业号 | 2016-12-2

[导读]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在北京召开。30日上午,第六分会场新技术发展论坛邀请了平均年龄“30+”的六位青年学者作报告。他们都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做出领先成绩的年轻教授或研究员、医学新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军人才。

仪器信息网讯2016年11月29-30日,2016年国际生物医学工程与医疗仪器学术产业大会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大会特设了六个分会场:穿戴式健康设备、先进临床检验技术、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中医药发展论坛、政策环境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技术发展论坛,举行各分会场的特邀报告。11月30日上午,第六分会场新技术发展论坛邀请了六位青年学者作报告。他们的报告围绕两种技术:生物成像技术和植入设备的纳米发电机技术,这些研究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合作,集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于一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他们平均年龄三十多岁,标准的“30后”教授或研究员、医学新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军人才。

第六分会场:新技术论坛

第一位报告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岳蜀华副教授,她的报告题目是“无标记光谱成像为癌症诊断提供新途径”。介绍了利用无标记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相关研究中获得的结果,她们发现癌细胞中组织极性消失和脂滴积累现象,并揭示了胆固醇脂积累是抑癌基因PTEN丢失的结果。这项技术在乳腺肿瘤早期诊断和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岳蜀华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叶坚教授作了题名为“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for Cancer Imaging”的报告,介绍了一种“有标记”的拉曼成像技术,即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叶教授设计了一种基于SERS的纳米探针,它具有良好的材料稳定性、生物兼容性和成像稳定性等特点,可以满足临床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术中成像技术的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 叶坚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魏勋斌教授,也是本分会场的主席,他的报告题目是“Counting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by in vivo flow cytometry”。魏教授建立了一套在体流式细胞成像系统,可以动态监测外周血管中循环肿瘤细胞和肿瘤细胞簇。这种在体检测技术在肿瘤切除手术后复发扩散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魏教授指出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上临床应用需要很长时间,如果研究者能够发现它的杀手级应用价值(killing application),将有可能加快产业化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 魏勋斌教授

以上三位报告集中在生物成像技术,而接下来的报告集中在植入设备发电装置研究方向。兰州大学秦勇教授,介绍了他们在纳米发电机Nanogenerator的研究工作进展。氧化锌纳米线发电机可以在无线情况下,通过生物传感装置,给体内植入设备充电。

兰州大学 秦勇教授

来自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的李舟研究员报告了自驱动植入式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进展。植入式设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衰减需要再次手术更换,植入设备的电池大小和电量是互相矛盾的,而微型压电、摩擦纳米发电机等自驱动式植入设备因为可免去再次手术更换设备而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一只实验小鼠携带这种植入设备已经半年之久,设备还在正常工作。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李舟研究员

华中科技大学周军教授的报告题目是“Electret and Piezoelectret Nanogenerator for Biosensors”。周教授研制出一种压电式驻极体装置,可以把手指按压的能量收集并转化成电能。人类每天各种活动,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相对于植入设备的电耗而言),而利用驻极体将这些能量收集和存储起来,可以解决植入设备电源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周军教授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